第270章 三千虎贲渡澜江
“好!”当看到意大利炮的炮弹准确的落入河滩之上的明军,炮兵队的首任队官谢梓炜是忍不住的叫了一声好。 这可是他率领的炮兵队第一次投入实战,同时也是他从火枪兵改行当炮兵后所指挥发射的第一炮。 为此他之前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,就怕自己第一炮打的不准,到时候别说开门红了,能不被其他人笑话都是好的了。 幸运的是,这一次瞄准的相当不错,第一炮就是打在了河对岸的明军人群之中。 当然了,也不能说他们幸运,因为人家明军现在一股脑的拥挤在河滩里头,到处都是人,只要瞄准的不是太远或者太近,这一炮过去总能打中明军的。 谢梓炜自己为自己叫好,李轩看着这第一炮的效果也是微微点头! 一旁的曾子文更是满脸喜悦之色道:“谢将军的这一炮打的好,这一炮之威,糜烂敌列百丈,杀伤无数啊!” 言罢他还觉得吹捧的不够尽兴,当即又是接着继续道:“有意大利炮助战,伪明贼军怕是没登船渡江,就要死伤无数,我大唐此战必胜!” 李轩扭头看了眼曾子文,觉得这个曾子文越来越有柳八苟的风范了,有事没事就吹牛逼。。 刚才的这一炮虽然效果不错,但是顶多也就杀伤了明军七八人而已,明军在河滩上虽然比较密集,但是毕竟不是列队交战的时候,是不会人挤人的,加上河滩的泥地比较松软,炮弹落入这些松软的泥地上,其动能会被大幅度吸收,导致无法弹跳太多次。。 而实心球是靠什么杀伤的?是靠着炮弹落到地面后,不断的弹起又落下,并在这个过程上杀伤沿途的敌军。 如果是在坚硬的地面上,而敌军刚好又是一个纵列的话,这种实心球的炮弹能够把一整个纵列的士兵都报销掉。 当然了,这种情况一般只存在于理论之中,实战里是不太可能出现的。 刚才的一杀伤了明军七八人,咋看似乎战果不错,但实际上对今天的这场大战而言影响是有限的。 一方面是意大利炮是一种前装滑膛炮,其射速是非常低的。 而另外一方面,大唐新军的火炮还是太少,在这种参战人数达到数千人的大战中,不太可能发挥出现决定性的作用。 但是即便如此,这一炮也是给大唐新军带来了极大的信心,有效的提振了士气。 至于河对岸的明军,很多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毕竟河滩上的将士两三千人呢,这被打死了几个人,还真不会被很多人知道。 而少数知道己方遭到了炮击,并且死伤不小的人除了部分当事人士兵外,就是在后头山头上观战指挥的明军将领们了。 “伪唐贼军的火铳果然犀利,竟然能打这么远!”众人之中,为首的是一个穿着鳞甲的中年将领。 “不过他们的这种大铳只有一尊,即便是打的远一些又有什么用!”当下,就有人如此道:“我军有三千虎贲,过这澜江是轻而易举的事,岂是伪唐贼军这些区区流贼能够抵挡的!” “不错,按照我看,不用半个时辰我们就能够杀过江去,到时候活抓李逆!” “宋大人说过,如能活抓李逆,他就为我等亲自向朝廷报捷请功!” “哈哈,此战过后,林大人你说不准就能往上走一步了!” 一群明军将领们虽然看到了江对岸的大唐新军的火炮,但是却没有被吓惊慌失措。 这几个人都是高级将领了,最次的也是副千户,这大火铳嘛,他们自然是见过甚至用过的,他们自个都带了两门碗口炮呢。 虽然他们的碗口炮打的没有伪唐贼军的火炮远,但是这又有什么,等他们渡过江面,把那两门碗口炮往阵前一摆,一炮过去就能杀伤伪唐贼军一片。 不过这只是明军高级将领们的想法而已,而对于那些亲身感受到了伪唐贼军火炮犀利的人,内心却是崩溃的! 其中一个明军小旗是看着身边的战友被炮弹打中,然后整个人都被拦腰而断,看着那变成了两截,只剩少许皮肉相连的袍泽尸体,他整个人都是崩溃了,一开始是吐,然后是整个人如同痴呆了一样乱叫着,叫着叫着就扔下了手中的刀,然后在空地上乱跑乱跳。 他疯了! 大唐新军率先开的第一炮,虽然造成的影响不小,大大提振了大唐新军将士们的士气,但是战斗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,因为明军没有因此而停下渡江的步伐,相反他们还加快的速度,士兵们在军官们的催促下爬上简陋无比的木筏,然后用着同样简陋的浆开始划船。 一艘艘简陋的木筏,却是拥挤上了少则七八人,多则十余人,以至于很多木筏实际上都是差不多沉进了水里,但是明军显然是不顾及会不会沾湿衣裳,只要能够过江就行了,谁还管渡江途中坐的舒不舒服,会不会翻船啊! 不过明军们虽然陆续上了船,但是李轩所期待的明军正式渡江却是依旧没有开始,很显然,这些明军们是不打算玩什么添油战术,而是要玩一波流,等全部可用的木筏都坐上人后一起渡江。 “看来他们还是有聪明人啊!”看到这一幕,李轩微微皱眉,眼前的情况对于大唐新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情况,如果同一时间里登岸的明军太多,那么可就不好打了。 毕竟大唐新军的火枪手和弓箭手是有限的,这也就代表着他们单位时间内投射的子弹和箭支也是有限的。 两百多火枪手加上百人不到的弓箭手,要想把渡江的三千明军都给中途拦截下来,这个难度不小。 但这也只是难度不小而已,并不代表着没有希望了! 而现在,李轩所要争取的就是这个希望! 又是一声巨响在炮台上响起,谢梓炜的火炮开了第二炮了! 不过这个时候,李轩已经是没有心情去关注这些火炮了,因为这个时候,河对岸的明军已经是绝大部分都是登上了他们准备了半个月的木筏,然后陆续离开岸边,朝着河对岸划了过来。 看到这一幕,他当即朝着身边的传令兵道:“击鼓迎战,不得放伪明贼军一兵一卒过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