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节
??韩印没有接话,仍低着头,沉思地盯着帖子,似乎在反复确认什么。又过了大概五分钟,他才抬起头,答非所问地说:“ip地址追踪到了吗?” ??“是,他没有故意隐藏,ip登记在距离冶矿市80公里的蓝州市的一所警察学院名下。”艾小美扬着声音详细说道,“论坛账号是新申请的,没有登记身份信息。发完帖子他很长时间没有再登录过,2月末才又出现,并频繁以老警察的身份与网友互动。但就目前来看,互动的留言中没有特别可疑的。” ??“我问过刘队,他也查了一下,整个冶矿市公安系统没有年初退休到那儿任教的老警察。”顾菲菲跟着补充道。 ??韩印的表情看似并不觉得意外,他摇摇头,哼着鼻子说:“哼,那是因为这可能是一场恶作剧!” ??“什么?”在场的人几乎同时发出诧异的声音。 ??“韩国‘华城连环奸杀案’你们都听说过吧?”韩印脸上露出一丝苦笑,“2003年,当时该案办案组的一位组长,在行将退休之时,写过一本有关那起案件的自传随笔,便是以类似这样的一封信作为开头的。” ??“果真是,也就改了几个字而已!”韩印话音未落,艾小美便噼里啪啦敲了几下键盘,很快在电脑中搜索到那本叫《华城尚未结束》的随笔,然后杏眼圆睁,气恼地说,“怪不得发完帖子便没影了,看中间间隔的时间正好是一个寒假,估计是一个学生发的!” ??“我说呢,语句这么别扭,特别不像咱们中国人说话的习惯,闹了半天是被熊孩子耍了啊,白兴奋一场!”杜英雄哭笑不得地说。 ??“不,未必。”顾菲菲神情严肃,望向韩印,“凶手或许也被耍了呢?” ??“对,从时间点和内容上看,这封信有可能成为催化剂。”韩印积极地回应道,“先前我一直在思考,想要为凶手在冷却十几年后找出一个恰当的复出理由,那么假设凶手年初因为某种变故,进入人生的低潮期,他在彷徨和矛盾之时,偶然看了这个网帖,过往的经历带来的满足感、老警察的无奈和痛苦带来的成就感,可能会让他抓到一种逃避现实、彰显自我的方向。” ??“也就是说他肯定也登录过网站,咱能不能从登录缓存中找到他的ip地址?”杜英雄问。 ??“恐怕不太可能。”艾小美一脸失落地说,“这个网站不需要注册或登录也可以浏览,而且点击量数以千万计,再加之这篇帖子被很多盗链网站转载过,咱现在连他从哪个网站上看到的都很难确认,更别说具体ip了!” ??“没关系,我会让他出现的。”韩印安慰小美一句,又冲杜英雄说,“让刘队派个人,你们马上去一趟学院,找到发帖子的学生,让他交出账号和密码……” ??“这不用,我直接就破解了!”小美自信地抢着说。 ??“还是要亲自去一趟,账号不是重点。”韩印继续冲英雄强调道,“你一定要再三嘱咐那个学生,让他从此远离这个帖子,不准向任何人提起,更不准重新注册账号进来捣乱!” ??“你是想……”顾菲菲似乎明白了韩印的用意。 ??“对,就像我前面说的,如果凶手真的关注这个帖子,那我们可以试着和他建立交流!”韩印再次转向小美,慎重地说道,“等英雄那边搞定了,你登录账号,以退休老警察的口气发几个回帖,将祥瑞家园的案子归到凶手身上。以凶手现在渴望博取关注的冲动,他可能会忍不住站出来否认。不过要斟酌用词,语句尽量平和简短,做到能够吸引凶手的注意力即可。” ??“那小美你就辛苦一点,时刻盯着这个帖子,出现可疑的回复,争取第一时间追踪到ip地址。”顾菲菲叮嘱道。 ??“没问题,放心吧!”艾小美握着小粉拳保证道。 ??杜英雄领命,差不多一个小时便赶到蓝州市警察学院,在校领导的协助下,没费多大力气便找到发帖子的学生。两人全程对话,杜英雄一直目光冷峻,煞有介事地绷着脸,和学生形成强烈的对比,场面有种说不出的滑稽。 ??“姓名?” ??“付晓七,绰号晓七王子。” ??“哪儿那么多废话,问你什么说什么!年龄?” ??“19。” ??“为什么发那个帖子?” ??“想引起大家关注,帮着破那个悬案呗。” ??“想法还挺大!账号?” ??“‘杨春天是我的’。” ??“杨春天是谁?” ??“我女神!” ??“密码?” ??“950214,我女神生日。” ??“账号密码被征用了,从现在开始,你不准再碰这个账号和帖子,若是发现你又注册个小号进去捣乱,我们绝不会客气。看将来你也想成为警察,首先要懂得严格服从纪律!听明白了吗?” ??“记住了,以后我连那个网站都不去了,成吗?您也说了,我将来也是警察,都是内部人,干吗搞得这么严肃?哥,我有点建议能说吗?” ??“说!” ??“我觉得你们要破冶矿那个案子,应该关注一下1988年之后韩国和咱们国家的出入境记录,看看有没有时间点和作案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的。我觉得咱这案子,可能跟韩国‘华城连环奸杀案’是同一个凶手。” ??“电影看多了吧你,别当警察了,去做编剧吧!” ??“哥,你还别不信,我跟你仔细掰扯掰扯……别,哥,你别着急走啊,好容易来一趟……” ??第05章 雾里看花 ??深夜,外面的风很大,吹得窗户啪啪作响。似乎与屋内韩印焦灼难眠的情绪相同,整座城市都处于一种躁郁不安之中。 ??韩印很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,他隐隐有种感觉,这一次的案件恐怕是他的能力无法驾驭的,他对这座城市越熟悉,对案情透视越深入,凶手的“形象”在他心里反而愈加模糊。他不得不承认,当把凶手在所有案件中出现的行为整合到一起审视时,他始终无法捕捉到一个完整的“形象”,他看到的不只是个性差异的问题,而是一个异常混乱多变的人格。但这样的凶手在现实中很容易暴露,无法完成如目前所呈现出的,可以说近乎完美的作案。 ??韩印只得把整合的案件特征掰开了、揉碎了,反复地逐步加以分析。 ??正如韩印在课堂上教授的步骤,首先来研究一下受害人: ??先从年龄上看,小到9岁,中间是19岁到29岁不等,然后比较大的一个是42岁,一个47岁。如果只从数字来看,跨度是相当大的,那么从韩印讲课的理论来判断,凶手的作案应该是针对整个女性群体的。 ??可是这起案件特殊就特殊在它分两个大的作案阶段,前面是1988年至2002年,后面便是十几年后的今天了。 ??再来审视一下被害人群体,韩印发现,其实她们主要就是两个年龄段——青年女性和中年女性。而前者集中出现在凶手作案的第一阶段,后者则全部出现在第二阶段。当然韩印也讲过,针对某一群体的作案,凶手有可能会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,去选择更成熟的目标。可是别忘了第一阶段的1988年到2002年,这其中也间隔了漫长的14年,凶手难道不成长吗?这又让韩印做出与上面截然相反的判断,凶手似乎有两个愤怒的中心点,也就是说很可能有两个具体的报复形象。 ??回过头来要说说那个9岁的女童,韩印不是故意忽略她,而是因为只从年龄段这个层面上讲,她的存在是无意义的。在以往诸多报复社会或者报复个体和群体的作案中,总会出现孩童的身影。比如被封为“中国btk连环杀手”的赵志红和有“暗夜杀手”之称的理查德·拉米雷斯,他们都曾分别对12岁和6岁的孩子狠下毒手,那是因为孩子的形象总是代表着朝气和希望,有着无限的潜能,摧毁了他们就等于摧毁了整个世界和人类最美好的时光。 ??综上,矛盾之处就在于:凶手作案的目标到底是整个女性群体呢,还是这一群体中某一具有替代作用的个体呢? ??接着来看看受害人的背景信息:案件三和四的受害人为无业人员,案件五的受害人为学生,其他人基本都有一份正常职业;她们都是品行端正的本地人,生活平淡,少与人结仇;除案件一和案件六两位受害人(两人并不认识)同在冶矿公司工作之外,其余的皆素不相识,在生活中也没有任何利益关系,外貌身材也绝对无相像之处,表明她们都属于低风险的潜在受害人,可以排除使命型作案动机,而更像是一种幻想型和性欲型综合于一体的连环作案。 ??然后,再来剖析行为证据: